置身庭院、面朝田野。

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,诗人蒋立波诗集《听力测试》分享会——听见田野的心跳近日在杭州富阳区灵桥镇举行。来自各地的诗友和文学爱好者,以诗歌之名相聚,享受文学,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,获得一种心灵的滋养。

分享会现场。主办方供图


(资料图)

蒋立波笔名陈家农,中国作协会员,著有诗集《折叠的月亮》《辅音钥匙》《迷雾与索引》等,曾获“柔刚诗歌奖”主奖、黎巴嫩国际文学奖。因为对书籍的迷恋、对阅读的热爱,他用三年时间,在绍兴嵊州老家的大山里,建起一家“磨石书店”。

诗意是从小种下的种子

“在世界读书日之际,还是来聊一聊阅读。”蒋立波的老家在嵊州的一个小山村,家里有一些藏书,因为他的母亲读过“高小”,父亲是村里的会计,也是那时候的知识分子,但凡村里与文字相关的东西都会交到他父亲手上。蒋立波最早读到的也是父母亲在读的书,比如《东周列国志》《荡寇志》。他还记得《东周列国志》是竖排的线装本,“当时似懂非懂也能看下去,读得多了,繁体字也认识了,看得津津有味”。

在蒋立波记忆中,小时候家里的阁楼上有一个书箱,其实是放衣服的箱子,箱子最底下放着《红楼梦》。这一场景曾出现在他的诗句中“压箱底的是一块无知的顽石”,暗指《石头记》(《红楼梦》原名)。那时,这本书他是看不懂的,但总听大人在谈论,他们会说到“贾雨村和甄士隐”,有点谐音的意味。那时,他就在想“这两个名字起得真好”。而他的诗歌启蒙也是从《红楼梦》中的古诗词开始的。“那是我第一次知道,在散文、小说文体之外,还存在这么一种韵律美妙的文体。”他说。

蒋立波在分享。主办方供图

初二的时候,蒋立波从供销社里买下人生中第一本书——《唐诗三百首》,每天早自修,他就在朗读、背诵。高中时期,他开始写诗,基本写的是填词的格律诗。他在新昌上学时,写下一句“金陵江边来求学,一夜涛声当枕头”,他说当时觉得很得意。

上大学之后,蒋立波接触到了现代诗。发生在大学晚自修的一幕,让他印象深刻。那天闯入两个人,拿着白皮的《新诗潮诗集》。他们是来推销诗集的,蒋立波当场就买了。“这本诗集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,学诗写诗的人的必读本。”他说,在这本诗集里有北岛、舒婷,甚至海子的诗作。

蒋立波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首现代诗是大学时候的课堂作业,他仍记得,写了父亲的皱纹,把皱纹比作台阶,这样他似乎就能走上去。他说自己那时写得比较像样的诗是《致瘸腿诗人车前子》,还发表在那时的《飞天》杂志上,这对于写诗的作者来说是一件极为荣耀的事。

诗人是时代的目击证人

《听力测试》是蒋立波在出版十年选集《迷雾与索引》后,间隔一年出版的最新诗集,收录的也是他最近几年的新作。两本诗集有什么区别?蒋立波坦言,《听力测试》的整体感更强,风格和质量上也更稳定,在对诗歌与现实关系的探讨上也更深入一些。

“诗歌与现实是无法分割的,诗歌要介入现实,要反映生活。”蒋立波认为,诗歌对现实的处理,不应该只是外在的社会事件的记录,更多的是一种语言事件和心灵事件,必然是在语言内部发生的。他曾说过一句话:“诗歌要面向语言内部的压力和来自历史现实的压力。”作为时代的目击证人,诗人应该站出来为时代作证。蒋立波说,很多时候这个“时代的见证者”往往成了一种说辞,诗人似乎成了廉价的道德审判者,这样一来,诗歌的价值就降低了。

在《听力测试》中,蒋立波追求更细腻的语言肌理和精神密度,在细节处理上,他会有意识地将叙事和陈述句部分增强,增加词语之间的摩擦力,减缓青春期写作时那种盲目的抒情。他还将诗歌的声调压得更低,减少高亢与尖锐的声音。蒋立波说,“我慢慢觉察到技艺在诗歌创作中所占的重量,技艺可以检验一个诗人的真诚。”

“适度的晦涩是新诗合法性的某种担保。”蒋立波经常会被问到现代诗难理解的问题。他认为诗歌并不要求读者去读懂具体的意思,考验的是读者的感受力,但有一点需要说明,真正的好诗,其内在是要有清晰度,要有迹可循。
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
关键词: